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ELISA实验的核心三要素:不可-或缺的三大试剂

ELISA实验的核心三要素:不可-或缺的三大试剂
更新时间:2025-03-24      阅读:122

一、ELISA基本原理

ELISA通过抗原-抗体的特异性结合,利用酶催化底物显色反应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。常见的类型包括直接法、夹心法和竞争法,但其核心步骤均依赖于以下三类关键试剂:

 

二、核心试剂一:包被抗体/抗原——实验的“基石"

作用‌:作为固相载体(微孔板)的固定化分子,捕获目标物。

选择要点‌:

纯度与活性‌:高纯度避免交叉反应,确保结合效率(建议使用单克隆抗体)。

包被浓度优化‌:预实验确定最佳浓度(通常1-10 μg/mL),浓度过高易导致空间位阻。

缓冲液选择‌:碳酸盐缓冲液(pH 9.6)常用,避免含BSA或Tween的溶液。

 

常见问题‌:

非特异性结合‌:增加封闭步骤(如5%脱脂牛奶或BSA封闭1小时)。

包被不均‌:4℃过夜包被优于室温2小时,提高结合稳定性。

 

三、核心试剂二:酶标抗体——信号的“放大器"‌

 作用‌:与目标物结合后催化底物显色,将生物学信号转化为光学信号。

酶的种类‌:

HRP(辣根过氧化物酶)‌:常用,底物为TMB(显蓝色)或OPD(显黄色),灵敏度高。

AP(碱性磷酸酶)‌:底物为pNPP(显黄色),适用于磷酸盐缓冲体系。

标记效价‌:高效价减少用量,降低成本(建议效价≥1:5000)。

保存条件‌:HRP需避光保存,避免反复冻融(分装后-20℃储存)。

注意事项‌:避免与叠氮钠(HRP抑制剂)共用,可选择ProClin 300作为防腐剂。

 

四、核心试剂三:底物显色系统——结果的“可视化"‌

作用‌:酶催化底物生成有色产物,通过吸光度值定量目标物浓度。


常用底物对比‌:

image.png

优化技巧‌:

显色时间控制:室温避光反应10-30分钟,避免过度显色导致背景升高。

终止时机:当标准品最高浓度孔显色明显时立即终止。

 

五、实验流程关键步骤

包被‌:100 μL/孔,4℃过夜。

封闭‌:含1% BSA的PBS,37℃ 1小时。

加样‌:样本梯度稀释,37℃孵育1小时。

酶标抗体孵育‌:37℃ 1小时,洗涤3次(0.05% Tween-20 PBS)。

显色与终止‌:TMB显色15分钟,2M H₂SO₄终止。

读数‌:双波长检测(450 nm/630 nm校正孔间误差)。

 

六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
高背景噪音‌:增加洗涤次数(5次以上),检查封闭液是否失效。

低信号值‌:优化包被浓度或延长底物孵育时间。

孔间差异大‌:使用多通道移液器,确保加样一致性。
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